关注官方微博:
| 金融之星 > 滚动 > - 正文

南都社论:“司机支走美女回避老婆”的背后

2019-01-10 03:01 来源:互联网综合
金融之星 更多文章>>

    被网友喻为史上"信息量最大"的交通违法案例,被证实原来是假的。重庆电视台《交通全接触》栏目组日前将其拍摄的交通安全宣传情景剧视频上传网络,视频讲述重庆交警路上查车,车主和同车女性都没系安全带。车主忘带驾照,支走女乘客后叫老婆送来驾照,老婆说:"你不是在开会吗?"这段"司机支走美女回避老婆"的视频被疯传后,栏目组昨日发表致歉信,称造成了误导,决心改进节目质量,"把栏目办得高端大气上档次"。(昨日《晚报》)

  假如把虚构故事拍成真实记录,的确有问题。珠三角观众收看香港电视,电视台时常播出一些警讯节目。请群众演员表演案例,警方主持人出镜述评,虚构故事与真实信息泾渭分明,就不存在"误导"一说。"司机支走美女回避老婆"视频,交警拿着麦克风截停车辆,摄像剪辑又模拟纪录片风格,亦真亦幻,确实涉嫌假戏真做,误导观众。

  但交警查车在电视上并不鲜见,交通安全宣传片,网上也一搜一大把。偏偏这段视频走红,皆源于其中大家心知肚明的"信息量":丈夫外遇,交警撞个正着,节目播出曝光。不明就里但深谙都市言情剧狗血套路的观众看完片子,会忍不住自动"脑补"接下来要发生的事:妻子看完电视报道勃然大怒,奸情揭发,丈夫吃不了兜着走……

  片子如此红火,先不论真假,宣传效果是达到了,试想一下,还有哪部交规短片,让你如此印象深刻?片子传递的核心信息也是明确的——— 不遵守交规不带驾照后果很严重,轻则扣分吊照,重则家庭破裂,所起到的训诫、警示效果,跟你考交规前被拉去看血肉模糊的事故录像是一个道理。只是,这样的"教育"方式,让我想起麦兜他妈的一句话,"从前有个小朋友,不喜欢读书,结果有一天,他死了"……管教没错,故事编得不高明。

  说片子不高明,因为一来涉及隐私的报道,人物脸部不打马赛克,"男的还是女的",对白如此流畅。第二,寸头、肚腩、斜挎皮包代表猥琐中产男,连衣裙、浓妆、粉色贝克包暗示"小三"身份,人物过于符号化。第三,我还没见过那么爱违反交通规则的一家人,老公不系安全带,老婆不走斑马线。一切实在令人生疑。

  即便这样,大家不仅信以为真,而且希望它就是真的。这种公众感受力的背后,是摄像头拍下驾驶室内"袭胸"片段而曝光婚外情的新闻;是歪打正着,反腐靠表叔的"揭黑"方式;是"中国好声音"这样游走于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煽情节目——— 每一段其貌不扬却让人大跌眼镜的好声音背后,都有一个不知真假的催人泪下的励志故事。如此,在一个真作假时假亦真的媒体时代,说"我不相信"实在太难。

  所以,假如说这段交规视频涉嫌欺骗观众感情,观众选择相信一段狗血的小三故事,难道就没有问题?只是可怜了视频的编剧,不知是哪个理想不死的文学青年落草到了电视台,为了实现文学梦编了个剧本,把交通教育剧折腾成了鸳鸯蝴蝶派。对他,检讨一下就好,就别处分了吧。 □果冻
 

media.sohu.com true 南方都市报 report 1482 被网友喻为史上"信息量最大"的交通违法案例,被证实原来是假的。重庆电视台《交通全接触》栏目组日前将其拍摄的交通安全宣传情景剧视频上传网络,视频讲述重庆交警路上查

必达财经

热点推荐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金融之星立场无关。金融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金融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