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官方微博:
| 金融之星 > 生活 > 娱乐 > - 正文

“跟随梅艳芳和张国荣一起落幕的是香港喜剧?——“南派喜剧宗师”高志森导演回忆港片的黄金年代 | 河豚专栏

2018-11-21 02:53 来源:互联网综合
东方财经 更多文章>>

原标题:“跟随梅艳芳和张国荣一起落幕的是香港喜剧?——“南派喜剧宗师”高志森导演回忆港片的黄金年代 | 河豚专栏

- 河豚专栏 -

不一样的特约记者

不一样的新鲜内容

如果你也有独到的见解,欢迎投稿

也许下一个专栏作者,就是你

邮箱:lmx@ylzbl.com

作者/达伦糕 栗亚

说起香港喜剧电影,年轻一辈的人肯定会首先想到周星驰和吴孟达。除此之外,如果有华南广东地区的观众,或者从小看各种港片录像带长大的80后,可能对于更早于周星驰的那一批香港喜剧电影还有印象。

《开心鬼》《家有喜事》《富贵逼人》……你还能在翡翠台或者凤凰电影台看到这些经典喜剧一遍又一遍的重播。如果你是张曼玉,张国荣,梁朝伟等老牌港星的忠实粉丝,也肯定不会漏过他们曾经在80-90年代主演的那些喜剧电影。

而这一派原汁原味的香港喜剧电影有不少其实都出自同一个导演之手——高志森。

高导演带着他最新的关于梅艳芳的电影《拾芳》来参加中美电影节,就在电影节期间,我们与他聊起了从影以来的喜剧之路,更谈及了香港喜剧近20年来沧海桑田的变迁。

港片在没落,香港喜剧失去了传承

“港产片肯定是在没落,毫无疑问。” 高志森导演快人快语,谈及港片的时候,没有保留,一上来就说了“大实话”。

“90年代初,香港一年至少拍300多部电影,那时候全球产量最大是印度宝莱坞,但是香港90-93年还是能达到印度片的一半。中国电影那个时候还在计划经济下,所有中国的制片厂在90年代初一年加起来才最多拍100部电影,但是在那个年头,香港一年就可以拍300部。”

听得出来,高导演对于港片的辉煌岁月肯定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怀念,但是更多的恐怕是对现在港片无以为继的感叹:“20多年过去了,现在香港电影一年也就30部左右,这是什么概念?从300部下降到30部,产量跌到难以想象,而且海外市场也开始萎缩,对港片的需求与日俱减,东南亚星马泰外加台湾从前都是看香港电影的,但是看华语片的人都很少了。90%以上的观众只看好莱坞。”

“在过去全盛时期,比如新加坡,看华语片的观众占一半;现在新加坡市场,7%是华语片,这7%包括大陆,台湾,香港三地的所有电影。好莱坞的占有率是93%,港片在类似新加坡这样的东南亚国家已经基本绝迹。”

那么这20年间香港电影和亚洲市场究竟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呢?对此高志森导演也有他自己的见解。

“香港电影的没落有很多原因,市场的变化,内地的崛起,但是一开始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盗版的影响。大概是94年开始,盗版变得无比猖獗,很多电影投了大量资金,花了很长时间,结果还没发行市场上就有盗版光碟了,或者刚上院线放就被人偷拍。后来有了电脑和网络的普及,盗版更加无法控制。辛辛苦苦的电影成果都被偷去,电影人自然寒心,所以整个香港电影产业逐渐江河日下,跌到谷底。所以从历史角度来看,香港电影没落的首要原因是盗版,很多投资者当时决定彻底退出,电影人都去拍电视剧或者直接转行。从95年开始我也减少了拍电影的数量,因为辛苦拍出来的东西随随便便就被偷,被盗。后来我就去搞舞台剧,舞台剧无法被盗版,偷也偷不了。”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才和资金的溃散,香港电影产能大不如前。” 谈其当年的困境,高志森导演似乎至今依然心有戚戚焉。

电影产业萎缩,连带着也导致香港喜剧片开始下滑,再加上90年代警匪黑帮片成了港片的绝对主流,因此其他的电影形式也开始备受冷落。

高导演回忆起了香港喜剧电影的兴起与没落:“整体来说,港片是70年代开始真正起飞,喜剧也是那个时候,当时整体的风格受英国的影响较多。那时香港搞喜剧的,入手都有很多英式幽默,强调视觉性的效果,不强调对白,就好像后来成为经典的《憨豆先生》那种风格。当时我在香港新城电影公司,和麦嘉,黄百鸣一起搞喜剧,徐克也是同一家电影公司。我们一开始都是从学习英国当时的电视剧入门,从那些黑白默片现学现用。你看成龙,洪金宝早期的那些动作片,有很多同样的英式喜剧元素,《蛇形刁手》,《醉拳》那些经典都有许多动作和形体的幽默元素,也很强调用造型和表情来呈现,不是那么重视对白,这是香港喜剧的特色。”

“香港电影在七八十年代,需要几十部电影,3-5年才能建立起一种风格,当年就是依靠几年的积累,才能在东南亚让观众喜欢上香港喜剧,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从80年开始,很多电影诸如《追女仔》,《最佳拍档》,《开心鬼》,观众已经非常接受了,但是在《开心鬼》之前,我默默无闻地奋斗了三五年。你看成龙和洪金宝的电影也是从70年代末开始兴起,直到80年代才红遍全亚洲。许冠文的作品被介绍到日本去,也是通过多部作品积累才被逐渐接受的。香港喜剧片其实是可以以一种很强烈的风格在中国喜剧中生存下来,但是现在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

现代的中国电影面临着走出去和让全世界观众都能理解的问题,但是对于80年代的香港喜剧来说,似乎这样的问题并不存在,因为那时几乎整个亚洲都迅速培育起了大量港片的粉丝群体。“我们的惯用手法是希望用动作和画面来表达,而不像很多现在内地喜剧片,依靠的是大量的对白。我还记得在新城的时候,做发行的是施南生(施南生现在在内地也很活跃,做出品人),很多徐克片都是她发的。她强调说不要做什么很多对白的影片,因为对白很多的电影去东南亚,台湾都卖不动,观众看不懂。那里的观众都很喜欢视觉形象冲击,比如一个300磅的胖子踩香蕉皮摔地上,这种喜剧效果比对白更有效,没有文化语言局限,普世可行,观众一看都会笑。”

必达财经

热点推荐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金融之星立场无关。金融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金融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