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官方微博:
| 金融之星 > 生活 > 游戏 > - 正文

“双奥之城”的光荣与梦想

2019-01-06 08:54 来源:互联网综合
金融之星 更多文章>>

  10年前的8月8日的晚上,京城的大街小巷、商场、公交车、小餐馆、路边的水果摊,凡是有电视的地方,人们无不关注着同一件事——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 “鸟巢”开幕。

  10年后的今天,冬季奥运会已进入“北京周期”。

  从1979年回归奥林匹克大家庭,到今天成为世界上第一座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将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北京用了不到40年。40年来,北京的体育文化与国际交往历程,也是中国逐步融入世界、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相互融合、奥林匹克文化在北京改革开放的脚步中得到丰富和发展的历程。

  奥运会的“北京经验”

  “我家的地,什么时候开始盖奥运场馆啊?”

  上世纪90年代末,洼里乡的农民们突然有点儿着急了。

  在北京举办奥运会,是中国人近百年的一个情结。1979年年底,经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表决,中国奥委会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对于许多北京人来说,在自家举办奥运会成为了可以期冀的梦想

  从那时起,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与奥林匹克运动开始了更亲密的接触。

  5年后,中国派出代表团赴洛杉矶参加奥运会,那也是新中国首次派团参加奥运会。那一年,很多北京人家里都添置了黑白电视机,老百姓(603883,股吧)都盼着能在电视里收看到奥运会比赛转播或者新闻!于是,京城的四合院里、机关家属院的公共区域,一台台电视机前,挤满了激动的脸庞。

  1990年的亚运会,让北京开始了“奥运之旅”的热身。为了修建亚运会比赛场馆,在京城北部的中轴线旁一块几百亩的土地上,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开始动工。这是北京在上世纪50年代“十大建筑”后,又一次大规模的建设。

  亚运会的成功举办给北京增添了信心。此后,北京悄然启动了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程序。现在的奥林匹克公园,那时还叫洼里乡,成为奥运场馆的预留地。洼里乡的农民,从那时起就听说生养自己的这块土地将与奥运会结缘,心里别提有多期待了。

  首次申奥时,人民群众迸发出了忘我的热情,“爱我中华、振兴中华”是亿万人民发自肺腑的声音。但好事多磨,1993年9月23日,在国际奥委会第101次会议上,北京以两票之差惜败。1998年底,北京再次递交了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申请书!

  2001年7月13日,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说出“北京”二字时,守候在天安门广场的几十万民众沸腾了!这一次,我们终于成功了!

  申奥成功给北京的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接下来的6年多时间里,北京人民埋头苦干,经济社会和城市迅猛发展,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几个月不来都不认识了。”当年来北京旅游、出差的人都这么说。

  2003年底,北京奥运会主场馆在洼里乡破土动工。当时的北京城,成为世界上建筑吊车最多的城市。“鸟巢”逐渐显露出了它编织的外形,已有百余年的膜结构理论也终于在“水立方”得以实现。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为世界做着创新性的贡献,也为百余年的奥林匹克运动增添新的亮点。

  从改革开放初期重回奥运怀抱到申办奥运会,从申奥成功再到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北京已经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贡献者,北京城市在奥运的音符中快速发展,在世界上牢牢地树立了大国首都的形象。

  现任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副部长的徐济成说,北京奥运会,让奥运会回到城市里、回到人群中,这是一个贡献。奥运会结束后,奥林匹克公园迅速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圈,打破了此前“奥运会结束后奥运场馆周边落荒”的魔咒,也为北京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为此后的奥运会举办城市提供了“北京经验”。

  徐济成说,北京通过2008年奥运会,学到并掌握了奥运会先进的运营和管理模式,践行和发展了奥运理念,这也是国际奥委会在2015年7月31日能够把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交给北京的一大理由。

  竞技体育的“北京风采”

  “双奥之城”的建成,远非简单地建设诸多体育场馆。体育文化、体育市场的培育、崛起、成熟、火热,更是北京成为“双奥之城”的底蕴所在。

  以篮球、排球、足球“三大球”为代表的竞技体育,见证了北京体育文化、体育市场的快速发展。

  2018年的盛夏,虽然还在休赛期,但北京首钢男篮早已集中开训数月,为新征程蓄力。上赛季,队伍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重返联赛8强。许多人说,“三冠王”正在回归巅峰的路上。

  2012年3月30日,首钢男篮在五棵松体育馆首次捧起象征中国职业篮球联赛(CBA)冠军的“至尊鼎”。此后3个赛季,这支队伍又两度登顶。

  4年3冠,在北京体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功的背后,是一段锐意创新发展体育产业的佳话。

  说起这段姻缘,要追溯到30年前。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曾称霸全运会赛场的北京男篮因资金吃紧、后继乏人成绩出现滑坡。北京市体委决定以男篮作试点,尝试体育社会化发展——由体、教等行政机关包揽体育工作,转变为全社会共办体育。

  1988年,市体委首开先河与首钢总公司合作,北京男篮从教练到队员都成了“首钢人”。扛过了共建初期的阵痛,首钢男篮厚积薄发,在1995年打响的CBA首个赛季中获得季军,在全国锦标赛中也获得第三名。

  背靠大型国企,首钢篮球“不差钱”。但正如俱乐部副总经理、前北京男篮功勋球员袁超所说:有些事儿,不是有钱就能办的。十几年后,队伍发展再次陷入困境——没有一线国手,没有顶尖外援,后备力量也跟不上,“人荒”令首钢队连续3年无缘季后赛。

  嫁出去的姑娘不是泼出去的水,这回,“娘家人”出手了。

  2009年,市体育局与首钢签下一纸合约,以“带人、带钱、带管理”的方式支持俱乐部。除利用体育产业引导资金为球队注入千万元真金白银,并引入科学管理模式及管理人才外,市体育局还定期邀请专家团队为球队会诊、建言;在人才引进、安置方面,市体育局为俱乐部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优惠政策;转会谈判陷入僵局时,体育局的领导甚至亲自出面斡旋。

  队伍的阵容开始“变脸”了——翟晓川、朱彦西等本土才俊落户京师,前NBA名将马布里等顶级外援成功加盟,国手孙悦顺利转会……人才济济的首钢队一步一个台阶,直至登顶。

  “三带”模式,在2009年市体育局与中信国安(000839,股吧)集团公司签约共建北京国安足球队时,也大显神威。当年10月,国安队便首登中超联赛之巅,响彻工体16年的“永远争第一”的口号终于兑现。这是北京“三大球”首夺国内顶级职业联赛冠军,也正是这一冠,坚定了市体育局深化改革,振兴京城“三大球”的决心。

必达财经

热点推荐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金融之星立场无关。金融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金融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