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官方微博:
| 金融之星 > 生活 > 娱乐 > - 正文

《挚爱》的独特魅力

2019-04-15 15:26 来源:互联网综合
金融之星 更多文章>>

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香港财经女作家梁凤仪担任策划、编剧并主演的香港财经爱情舞台剧《挚爱》,象温暖的清风送进剧坛,吹皱一池春水,在人们的心中荡起片片思考的涟漪。

null

——《挚爱》中的大爱

《挚爱》中“仁爱宽恕”的象征性是全剧浑然一体的成分,并非为了风格的目的而硬塞进去的。我所得到的第一印象是那种大爱。

诸位还记得第一场的面具吗?这个剧的开头就不俗,在全场触目并热烈鼓掌下,南全碧缓缓地戴上了面具。一下子就把观众镇住了。剧中的情节是通过南全碧与英书航相聚后,女主人公讲述的十五年前的种种遭遇。剧的一开始就引起观众对南全碧坎坷命运和她家庭不幸的关心,从而把观众吸引到戏剧冲突中来,引起体验、想象等精神活动;还记得第四十场的面具吗?达明宣布“在场的所有英氏金融集团的股东,你们手上都有两个面具,一黑一白,如果你们认为身为执行主席及行政总裁的英书航,是由于他的品德及行为不当,导致了英氏严重损失,请戴起黑色面具。如果认为他情有可原的,请戴起白色面具。”南全碧缓缓地戴上了白面具,种种恩仇都化作了烟云。让我看到了一“爱”泯恩仇的大爱。

为遮挡面部、隐藏身份之物,许多国家和民族都在漫长的历史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面具文化,《挚爱》中的面具显示了南全碧的个性和情绪。华丽面具的这种隐喻,增增添了此剧的神韵,真是扣人心弦。

通过女主角的舞台表演艺术及简炼的对白,辅助各种手段如字幕、幻灯、标语等,唤起观众独立的思考及联想。

我看到了南全碧对英书航的爱;香港中文大学人对母校的爱;南全碧对祖国的爱。

——《挚爱》的超越

耄耋之年的梁凤仪能够在《挚爱》舞台剧中一身担三职——策划、剧本创作并主演,让人深受触动,在我看来这就是超越。这是什么精神呢?这是一种大爱精神,不能不令人敬佩。

梁凤仪满腔勇气,毫不畏惧地注视着人们往往背过脸去不敢正视的那些……。她把作品中幻想的美,转换成舞台的美。打破了“小说家写的剧本往往没有戏,因为戏剧最后要求达到的是演出的效果,不象小说写成文字就达到了目的。”这一认知。

梁凤仪从剧本到演出,通过舞台体验进行二度创作。70岁的她扮演了财经人物——南全碧形象,把台词清晰地送到观众耳朵里;把形体语言呈现在观众面前。她做到了:“剧本作者——演员——人物形象”的统一,彰显了她的“皮球性格”。

经过导演的再创作,使剧本艺术形象与舞台艺术形象相结合,梁凤仪把自己的生活经历、艺术修养对角色的体验,倾泻和转化成——南全碧的情感。把观众诱导到剧作家描绘的无限美妙的情景,触发了观众自己对生活的联想,同时潜入了导演渲染的情境。

——《挚爱》的艺术之美

《挚爱》舞台剧是剧场里的艺术,这是它同电影银幕和电视荧幕的区别。大幕拉开,演员被台下那番热闹的气氛所感染,越演越有味道;观众把舞台剧中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心中去发展,推动了审美移情。例如:南全碧走到英书航面前,互相都戴着面具,凝视对方。南全碧说:请播我最喜欢的那首歌——「天涯知己」。

真实、生动、深刻地刻画人物的细腻、复杂而变变的内心活动和矛盾的心理状态,把它们转换成视觉的舞台行动,这是该剧演出成功的关键,也是导演及演员对剧作的二度创作最主要的艺术特点。《挚爱》是一部擅长人物心理刻画的剧作,南全碧与英书航的思想、感情、性格,是在复杂多变的心理活动和矛盾的心理状态中体现出来的。起初南全碧与英书航之间的爱情纯洁真挚。但英书航迫于父亲的压力,使这爱情不能得以正常发展。

表演是舞台剧艺术的根本。剧本是为演出提供的一个基础,剧到底如何,须立在舞台上看。当英书航问南全碧:“你为什么回来?”南全碧回答道,“你说呢?”

在舞台行动中,讲一些极为自然朴素的话,甚至没讲出来的话比讲出的话更有份量。

看到这时,我突然感到:熬过去,爬起来了,就是一次重生,而那些你原本很在意的、很看重的,都会变得像蝼蚁般不值一提,这时你已华丽蜕变。

南全碧的对话用词恰到好处。例如第七场,在崇基校园荷花池旁。南全碧与英书航在大学认识、恋爱。相爱中的男女甚至不必沟通,一个眼神一抹微笑便使得一切文字与言语刹时间失去生命力;但,当爱被时间及利益冲刷得变了颜色时,这就构成了人物爱与恨交织的矛盾心理,这是剧作的底蕴。

南全碧的主演梁凤仪努力挖掘埋藏在内心里爱的内涵,用形体动作和舞台画面,把矛盾的真实内涵表达出来。通过精心组织的直接对话,让人现场聆听了这场私密之语,仿佛你就与这一男一女坐在同一张桌子旁,毫无距离。显示了剧作家撷取生活的技巧颇为高妙,而其表现手法又极其洗炼。

第十六场,英书航去美国和南全碧渡生日。舞台画面细腻地表达了男女主人公无比甜蜜的心里感觉,在这里导演尽情渲染了两人爱情的真挚和幸福的气氛,但是,第十八场南全碧在美国的小房间写信;英书航在豪华的家庭里看信。英书航放下信,怔住。人物关系的纠葛是用书信的方式表现的,人物没有直接交流,没有面对面接触,保持一定的空间、时间和心理上的距离。

导演的处理是刚才还柔情蜜意,刹那间疑团骤起,这种艺术处理,准确而又鲜明地表达了英书航此时瞬息骤变的心里,并且由于转变的如此突然而产生巨大的悬念。

这是导演着力渲染爱情趋向破裂的不祥之兆。这种艺术处理不仅使此刻与前面几场的甜蜜气氛形成鲜明对比。也为爱情破裂做了很好的烘托。

可以看出导演把这段戏处理的大起大落,使人物的心理和情绪的急剧变化清晰可见,这种艺术处理,是在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特定心理逻辑之后,进行艺术加工的结果,加深了人物思想情感的复杂性,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这种创造性的艺术劳动,多姿多彩地描绘了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因而使人物形象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是栩栩如生的而不是苍白无力的活在舞台上。

在第二十五场,那束鲜花——小道具,有力地帮助演员表达了人物难以言状的情思。通过道具的应用,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人物内在特定心理状态,转化为外部的视觉形象,让观众进一步感受到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

南全碧的形神毕肖、引人入胜的舞台艺术形象,渗透了集剧作家、演员于一身——梁凤仪及导演的情感和意蕴。

必达财经

热点推荐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金融之星立场无关。金融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金融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